可她说得又好像没错,现在有寄人篱下,许大成心里不悦,却也不敢发脾气。
在外为乞丐的日子,他可不想再过了。
定好殷俊读书的位置后,天空又晴朗了两天。
殷七七与宋闻卿要回去。
刚出门,来到村口,遇见那天背殷英娘去药铺的女子。
女子看到他们,开心地走过来,道:“夫人,可算找到你们了!”
“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吗?”殷七七问。
约定好给对方半两银子的,可殷七七给了一两,应该也没亏吧。
“我还银子给你啊!”女子掌心里有着半两银子,“夫人,我们一开始不是约定好给我半两银子的吗?可你给了我一两,我去外面买些吃的,终于找了半两银子,可我不知道你的家在什么地方,找了好久才知道你住这。”
殷七七看着半两银子,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眼前的女子衣衫褴褛,头发也乱糟糟的,像她这种流民,有一两银子应该都那在手上,哪有她这样的,到处找人还。
“不必,这半两银子给你了。”殷七七道。“我那会本来就打算给你一两银子的。”
“这可不行,夫人,我们说好是半两就半两,我娘告诉我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话,晚上会有恶鬼上门砍掉手的!夫人,你别害我被恶鬼砍手。”女子说着,眼里都流露着恐惧。
殷七七噗呲地笑了笑,心想,这人的娘未免也太狠了,用这招来吓孩子。
瞧瞧,人都长这么大,竟然还会怕这个。
“我愿意给你的,不是你贪小便宜。你也挺不容易的,就收着吧。”殷七七大方地道。
女子坚决地摇了摇头,“夫人,你要是坚决要给我这半两银子的话,那就让我去你家当下人吧,我力气大,吃得少,很会干活的。你请我,绝对不亏!”
女子一脸自信满满。
殷七七问宋闻卿:“相公,你怎么看?”
宋闻卿轻轻颌首,“她很实诚。”
生活如此困难,还不贪别人的半两银子,这几天受殷英娘与许大成的毒害,殷七七觉得眼前这女子难得可贵。
“你叫什么名字?”
“阿离,夫人,老爷你们叫我阿离就行了!”阿离爽朗地道。
殷七七应好:“我们要回家,你跟着一起来吧。”
“夫人,你们不是住在这个村子吗?”
“不是,我们住在深山里。”
“深山里。”阿离眼里闪过亮光,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山里好啊,快开春了,到时候满山都是兔子山鸡,只要设几个陷阱就能抓到吃的,不用担心饿着。”
阿离激动地看着殷七七,道:“夫人,我捕猎很厉害的,我会给你抓很多山鸡兔子的!”
殷七七笑笑,“好啊。”
阿离的力气也如她说的那么大,比她还要重上两倍的大石,她能抓小鸡一样就给抓起来。
冬天过去,春天到来。
宋闻卿在忙着耕种,山里石头多。
之前都是他们几个男人合力将大石弄走,可看见阿离后,他们都自愧不如。
宋闻卿回来时,表情虽然丧,但也感叹,“七七,阿离给多她些工钱,她很厉害。”
有她在,省去许多搬石头的功夫,能不厉害吗?
山开出几块田地后,宋闻卿就迫不及待地往地里种上玉米。
殷七七这边收到无影的飞鸽传书,说他已经将价值四千两的大米送到萧奕水的手上,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估摸不出七天的时间就回到清水村。
飞鸽传书也要好几天,等飞鸽传书到,估计无影也快到殷家。
殷七七将这事与宋闻卿说。
在旁的阿离听见,拍着心口道:“老爷,夫人,接人这种小事就让我去做,我去把人给你们接回来。”
“你认路?”
去清水村的河,若不是走得多,殷七七估计也记不得,阿离就坐过一次,就知道路了?
“我认得啊。夫人,我记忆力特别好,不管看过什么,都过目不忘。那条河的路,我都记得怎么划。”阿离拍着胸膛道。
殷七七有些犹豫。
那条河岔口多,左拐右拐的,周围的环境也差不多,若不是常走,很容易就会迷路。
“阿离,你真的知道路吗?”
“夫人,你放心,我定会把那个叫无影的人,给接回来的。”
阿离都这么自信满满,殷七七也不好打击她,就让她去将无影接回来。
临走前,她拿了些鸡蛋,还有两只鸡鸭,一些晒干的鱿鱼和海鱼,让她带去给殷母。
送阿离去河边,看着她撑着竹筏越来越远,殷七七只好收起心里的不安,转身回到回去。
回去的路上,来到宋家。
高招菊在外面洗衣服,他们的家在过年前终于盖好,虽然只是普通的砖瓦房,但也比之前好上许多。
殷七七不急着回去,抱着宋一宝,去帮高招菊洗衣服。
高招菊见她帮忙,愣了下,急道:“七七,就这几件衣服,我自己洗就行了,你带着一宝在一旁歇着。”
她又道:“你自己家里的衣服都不用洗,还要来帮我洗衣服,这不是让我心里过意不去吗?”
“大嫂,我们是什么关系,就几件衣服而已,我帮你一起洗,快些洗完就去我那边玩。”
宋一天和宋一顺现在跟着柳安康读书,吃过早饭后,就去柳安康家里念书。
宋林玉这段时间一直在勤奋打猎,现在盖房子的这块地是买了下来,可也花了不少银子。
为了家里的生活能过得更好,他一直都很勤奋。
大的去打猎,小的去读书,家里就剩下高招菊。
高招菊笑了笑,应:“好咧。”
两人一起动手洗衣服,宋一宝见状,也伸手拿着衣服的一小角,跟着殷七七她们的动作挫了起来。
看得殷七七和高招菊都抿嘴偷笑。
高招菊道:“一天像一宝这么大的时候,也这样帮我一起洗衣服。”
“一宝跟一天在一起的时间多,都是学了一天的好习惯。”
“哪是。”高招菊不信,“现在这个岁数的孩子都爱模仿,大人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现在一天跟着柳先生念书后,做事更加有主张了。整天子曰子曰的,连一顺也跟着念什么床前明月光的。”
说起两个孩子读书的事情,高招菊开心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