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355章 不死心

热门小说推荐

“既然宋公子这么说,那我也就直说了,方才我丈母娘已经来找过宋公子一次,现在再次来找,想必宋公子也知道我们的来意。不知道,宋公子能不想想办法空出一个房间租给我们。租你们家一个房间,一个月给你五两如何?”

“不要。”宋闻卿直接了当地拒绝,“家里的房间已经住满,空不出房间。”

“我刚才看到,你们家孩子居多,孩子们住的地方不多,不如让孩子们挤一个房间,这样的话就能空出一个房间来。”曹德刚才一眼扫了客厅里的人,明白只要有心,就定能空个房间出来。

五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只是借住一个房间,五两已经够了。

“曹公子,我当初盖房子的意愿是为了让家人住得舒服。现在大家都住得很舒服,我不想为了外人让家人住得不舒服。”

“宋公子,真的一点商量都没有?”曹德不死心地问。

宋闻卿没有说话,但目光坚定,看得出来他的意思很明确。

曹德抿了抿唇,心里已有怒火,心里已经骂了宋闻卿好几遍,不过是个猎户,居然这样不知好歹地拒绝他的请求,又不是不给银子,至于这样拒绝吗?

“宋公子,我在小灵镇是开染坊的,我们家染坊出来的布料可是连远在京城的富贵人家都喜欢的布,家里世代开染坊,家底也厚。若不是遇到乱世,我也不会躲进山里。在小灵镇中我住干净的砖瓦房习惯,这里的土坯房真的住不惯。”

“住不惯,你可以盖个砖瓦房。”宋闻卿道。

曹德一愣,忍怒笑道:“宋公子,这里可是深山,就算我想盖个砖瓦房,外面世道这么乱,就算愿意给银子也不一定买到砖瓦。”

他强忍着心里的怒意,心想:这人不愿意借房子就好了,还找这么多的借口。

宋闻卿道:“我这里有砖窑能烧砖瓦,你若是想的话,我可以买砖瓦给你。”

“有砖瓦,就家里这几个人盖房子,要盖到什么时候,梨花还有身孕,她定是什么都帮不上忙。”

“我家里有下人,最近家里没什么农活,你若要盖房子,我可以将他们借给你,只是工钱另外算。”宋闻卿道。

黄金旺站出来道:“女婿,咱们没必要盖房子,就住几天时间,等外面局势稳定下来,咱们就回去,你就忍几天,这又买砖瓦又请人盖房子的,得花多少银子。咱们又不是在这里长住,没那个必要。”

盖个房子少说也要十几两,黄金旺不知道与宋闻卿的关系,对方会不会给他们便宜点。

但他心里就是不爽。

他是看着宋闻卿长大的,按照辈分上来说,就应该白给他们盖房子。

他们又不是在这里长住,只是住几天,房子盖好也不住,还不是给他们。

明明就是给自己盖房子,却要他们出银子,黄金旺就算再蠢,也不会蠢到这个地步上。

曹德听到黄金旺的话,也觉得在理。

没有继续与宋闻卿说什么,转身离开。

黄家人一走,宋闻卿回到屋子里,大家都吃得差不多,孩子都出门去学堂念书。

殷七七还在餐桌旁等着宋闻卿,见人回来,问:“他们与你说了什么?”

“想让我们租个房间给他。”

“那你是如何说的?”

“我说,盖这么大的房子就是为了家人住得舒服,没有空房子,就建议他们盖个房子,我烧砖瓦给他们,他们听到之后,就不乐意了。”宋闻卿一板一眼地说着,手却悄悄地将人抱在怀里。

宋闻卿抱着她的手微微收紧,嗓音不自觉温柔,“大燕供盐的地方只有五个,有三个已经被敌军抢去,封安府的繁华和这里的盐有很大的关系。要是这个地方的盐被叛乱军夺去,盐价会更高。盐本来就贵,那些想要夺得皇位的皇子们,要的并不是只有权力,也要有银子。盐这么赚钱,他们定会带军队来抢回这个地方,只是要看看,到时候是谁来抢回这个地方。”

“那等他们带军队来赶走叛乱军,我们的生活就能恢复正常吗?”殷七七夹了个饺子给宋闻卿吃。

宋闻卿享受着媳妇的好,淡淡地嗯了一声。

殷七七细眉微微地皱起,“但这也是缓兵之计,不是说边疆还在战乱中吗?就算把叛乱军镇压下来,那么边疆的敌军打进来怎么办?”

“大燕国库充足,士兵武器粮食都有,就算不赢,打五年的仗不在话下。”

“国库充足,那为什么赋税还要一直在涨?”

“涨的赋税,不一定是进国库。”宋闻卿道,“三个皇子要大量银子在暗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老皇帝就算再昏庸,也不至于昏庸到给银子给皇子们建立起军队来杀他。而皇子们要银子,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党营下的百官以战乱为理由,增加赋税。其他的赋税早就高得百姓承受不住,封安府的赋税虽然有涨,可涨得不多。但柳先生一辞官之后,就涨了很多。”

“柳先生也有进那些暗斗的皇子阵营吗?”殷七七皱起眉头道,柳安康人挺不错的,若是他也加入皇子们的暗斗中……

“依我看,柳先生并没有加入那三位皇子的阵营,只是,他涨赋税为的不过是保命。封安府是供盐的地方,油水比其他地方都多。若柳先生坚持什么都不做,会成为那些人的眼中钉,被杀是迟早的事。为了自保,柳先生只能稍微加点赋税,或许是对方的要求越来越高,柳先生不愿见用百姓的辛苦钱来换他们一家的性命,才心灰意冷辞官。否则,以他现在的年龄来说,他至少还能再当官二十年。”

殷七七赞同地点了点头。

柳安康不过三十五岁,在百官中也算是个年轻的年纪,没那么早就告老还乡的。

“可柳先生一辞官,封安府就乱成一团,要是柳先生现在还是封安府的知府,封安府也不至于这么乱。”殷七七道,若柳安康还在当知府,他们的好日子至少还有一段时间。

“封安府会乱是迟早的事,但柳先生若再晚一点辞官,怕是会遭人杀人灭口。如今的世道,清官很难长命。”

殷七七重重地叹了口气,被这乱世搞得有点头疼。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