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之中没人能猜到萧蘅阳心中所想的,有时候将他激怒,他反而会饶你一命,有时候讨好他,却会引来灭顶之灾。
关于他挑食的事,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年前,萧蘅阳两天没进食,回到府上第一件事,不是让大厨们做饭,而是将府上的大厨都杀了。
萧蘅阳神色永远平淡,静如一潭死水,可却总是会做惊人之举。
宋闻卿本担心在清水村,张开明去世,杨氏会上门来找她们麻烦,害怕殷七七被牵连,就将人带在身边带来封安府。
若知道在封安府会遇见萧蘅阳,还不如让人在是清水村好得来。
还好,人给找回来了。
宋闻卿不安的心,这才安定下来。
“相公,二姐夫有没有告诉你,你要当爹的事。”殷七七抬起头问。
宋闻卿轻轻颌首,嘴角微微上扬,道:“我很高兴。”
“我也很高兴。”殷七七嘿嘿笑道。
宋闻卿手指轻抚她白皙的脸颊,道:“走吧,回家。”
殷七七乖乖点头。
宋闻卿牵住她的手,往港口走去。
夜色浓郁,偶尔有两家的门前的灯笼照亮着道路。
港口上停着许多小船,有一艘船上放着一只灯笼。
宋闻卿让殷七七坐好在船上,划桨让船离了岸边。
海面一片黑暗,像一只巨兽,无声地吞噬他们。
“相公,为什么要划船回去?柳先生不是说,不能轻易地暴露咱们的位置吗?”殷七七不解问。
宋闻卿道:“你有身孕,骑马不行,坐马车天黑看不清地上的石头坑洼,这也行。且坐马车赶回去,速度太慢。若萧蘅阳,早些发现你不在,骑马来追的话,我们是躲不掉,最好的法子就是走水路。”
“船我是给银子,让别人替我去买的。那人并未看到我的容貌,也不知我的名字,不必担心会查到我头上。另外,港口的船多,少了一艘没人会发现。买船给我的人,今天中午就离开封安府。若不是细心的人,不会有人发现港口少了一艘船。”
为救殷七七回家,这一天里宋闻卿做了许多的准备。
殷七七心里也暖暖的,忽得,她想到一件事:“六皇子是在二姐夫的店铺里抓走我的,我逃走了,二姐夫怎么办?”
“我回来时,得知你的事就立刻让二姐夫遣散家里的下人,带好银子,回清水村。他是骑马回去的,脚程很快,傍晚时应该就到清水村,我让他带着丈母娘与云娘他们回家。任汉知道回去的水路,现在他们应该坐着竹筏回去。”
“相公,你安排得好周到。”
殷七七对宋闻卿又有了新的一面认识。
临危不惧地安排好这么多事,不亏是上过战场杀敌的人!
“我会保护你,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宋闻卿坚定道,握着浆的手微微用力。
不管是谁,都不能在他的身边抢走殷七七!
殷七七开心道:“相公,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我爱你更多了。”
宋闻卿放下浆,从船里拿出一张薄被,盖在她的身上,道:“歇会,等到家了,我叫你。”
“相公,辛苦你了。”
“不辛苦,睡吧。”
在宋闻卿的安慰下,困意渐渐袭上心头。
薄被盖在身上,有的不只是温暖,更多的是安全,殷七七阖上眼,缓缓睡去。
回到房里,他换了身正装。
前去阮东叶店铺的士兵回来告诉他,阮家已经没有人,家里空荡荡的,有人说他们走后不久,阮家的阮东叶就出城。
萧蘅阳道:“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继续给本殿下找,找不到人,提着脑袋来见本殿下!”
即便萧蘅阳下了死命令,可他们确实找不到。
找到清水村,殷母他们早就离开。
有人知道殷七七嫁给了猎户,却不知道那猎户住在什么地方,只说是在山里。
清水村周围是连绵的群山,即便是个方向都好,可村民连方向都不知道,怎么去找。
又有村民告知,他们买了两座山。
前去小灵镇的衙门找买山的记录,可之前小灵镇被叛乱军闹过,衙门里所有的案件都不见,而之前的师爷也加入了叛乱军,根本就没人知道殷七七他们当初买下的是哪一座山。
萧蘅阳命人进山寻找。
寒冬光过不久,山里的猛兽都出来觅食。
进去的人要不就是惊醒冬眠结束的毒蛇,要不就是遇见老虎。
进到山里,就是连绵不断的青山,也不知道前去的路能不能到殷七七的家。
萧蘅阳还有重任在身,无法在封安府停留太久,最后只留下部分士兵在这里继续找寻殷七七的踪迹。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睡着的。
殷七七醒来时,就听到有人在吵架的声音。
殷七七张开眼,看见屋里熟悉的装饰,就知道回到家中。
睡着前还是在船上,这一醒来就在家里。
怎么变得这么能睡了?
殷七七也觉得奇怪。
外面争吵的声音还在响着,殷七七推开窗,看到杨氏在与黄婶子吵架。
已经吵到尾声。
黄婶子在邱柳的带领下离开,杨氏也让殷母劝住。
看见杨氏,殷七七的头顶冒出一顿的问号。
为什么杨氏会在这里?
殷七七来到一楼,邱柳看见殷七七道:“夫人,你醒了,要吃些什么吗?”
“先不用。”殷七七确定自己没看错,杨氏真的来了,她眉头再度一皱。
杨氏看得出来殷七七眼里的嫌弃,按照平时的脾气,杨氏早就破口大骂,可来到殷七七的家,看到那些下人,她抿了抿唇,将心中不满给压抑下去。
“七七,你过来下。”殷母也察觉到殷七七眼里的不悦。
殷七七点了点头。
母女走到小亭下。
殷母道:“爹的丧事完后,大哥和二哥都要回去工作,张家之前爹还在的时候,二嫂还愿意在家跟娘在一起,只是爹一走,二嫂也不愿意在家,翠心和翠玉都嫁人,大哥二哥也找工作的地方远为借口,不愿意带娘去。家中就只有娘一个人,听闻你们在封安府惹到贵人,怕娘也会受牵连,就将娘也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