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妤让大厨做的好吃的,她一个人吃了大半,宋初妤送来好看的布料,她先挑一堆走。有钱有势的宋初妤也不在乎这点,对她来说只要是宋闻卿的家人,她都会好好对待。
这一路上,宋初妤也向殷英娘打听不少有关宋闻卿的事,比如宋闻卿一共有两个孩子,有个孩子半个月前才出生,百日宴都还未办,还有殷七七的手艺有多好什么的。
等到饶港,宋闻卿也下了船,他们前去看任汉与许大成的瓷器店铺。
刚进他们的店铺,宋初妤就道:“没想到这里的老板和堂哥你有关系,他们的瓷器做得可好了,我们的商船都与他们有生意来往。堂哥,你既然与他们有亲戚关系的话,那给我们的瓷器能不能打个折?”
“不行。”宋闻卿淡漠地拒绝,“你们不缺那点银子,不能让我们亏了。”
“堂哥,真小气!”宋初妤嘟嘴道,
宋闻卿没理会,宋初妤进入表妹的身份很快,可宋闻卿尚还未能接受,他本以为自己一家不过是普通的猎户。可现在是,宋初妤告诉他,他的身上背负着血债,就算他再强大也无法立刻消化这事。
许大成也是,好不容易日子过得好点,能远离杨氏,谁知道又要跟杨氏在一起生活,心里的不满也不隐藏。
宋闻卿道:“丈母娘要来帮你们照看孩子,她就将外婆一起带来,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太多,外婆再怎么说也是寄人篱下,只要你们凶起来,她就不敢乱来。”
“也是,在你家的时候,她在七七面前就没敢乱来过。不过,云娘脾气比七七还爆炸,有云娘管着,她也应该不敢乱来。”
“原来你们也知道那老夫人很讨人厌。”宋初妤道,“在船上的时候,我就看得出来,那个老夫人真的不是一般的让人讨厌,贪图小利就算,还不懂感恩,太自私自利了。之前听到是堂嫂的外婆,我都不敢乱说什么。”
在船上,宋初妤就对杨氏的作为不看好,只是她有银子,给得起,不想与刚重逢的堂哥闹半点矛盾只好忍住。若换她平常的性格,杨氏那样的人她看都看不上眼。
“宋姑娘,你与闻卿一起坐船来?”听宋初妤的话,许大成就猜测他们俩坐一艘船来。
宋初妤笑道:“是啊,许老板,你该早点告诉我你和堂哥有关系,这样咱们就能早些合作,说不定还能给你优惠的价格。”
“堂哥?”
许大成看向宋闻卿。
每个人都介绍一次,虽然很烦,但宋闻卿还是点了点头。
“我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事?”
在小灵镇时,许大成就有听闻过宋家商船队的事情,宋家是商船是海上的霸主,所有想要做商船的生意的商人都要先跟宋家打声招呼,若是一声招呼都不打的话,那宋家商船不管你走的那条海路赚钱不赚钱,都会去垄断这条海路的生意。
若提前打上招呼,再每个月交些奉钱,就能在海路上做点小生意。
正因宋家如此霸道,所以,在就算做的生意不一样,许大成对宋家商船队也略有耳闻。
“我没出生就和堂哥走散,若不是堂哥长得和大伯一样,又刚好我们都坐上同一艘船,都不知道重逢会在什么时候。”
许大成惊愕地看着两人,一开始并没觉得什么,可见细细看来,这两人确实有些相似。
而且,两人并不是因为巧合而姓宋的,而是因为是堂兄妹的关系才都姓宋的。
许大成越发觉得宋闻卿不容小觑。
之前住进宋家就觉得宋闻卿是个厉害的人,可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与鼎鼎有名的宋家商船有关系。许大成觉得,如果有一天,宋闻卿跳出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他都不会惊讶。
家里,殷七七的孩子出生才没几天,家里的事也多,宋闻卿没法在这里久留,在岸上待了会,看了许大成与殷英娘他们的店铺后,就坐船回家。
宋初妤心里只有宋闻卿,好不容易终于将人找回,这要是一下没看住,又不见了该怎么办?
所以,宋闻卿在那,她就跟到哪。
商船再次回到封安府,下船后,宋闻卿道:“我已经到家了,你回去吧。”
“我还没见堂嫂和堂侄子,我去打个招呼,再走。”
“不行!”宋闻卿果断反对。
宋初妤疑惑问:“为什么?我又不会做什么伤害堂嫂和堂侄子的事,我还给他们准备了好多礼物。”
“我不想让七七知道我们家里的事情,她是个安于现状的人,只要日子过得舒坦,就算穷点,日子过得开心就行。我不想让她知道宋家的血仇,更不想让她一起承担这份痛苦。”
宋初妤柳眉轻皱,眼里有不安,“堂哥,我爹曾告诉过我,只要是宋家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背负起宋家的血仇,必须想办法报宋家的血债!”
“我爹未告诉过我这样的事,所以,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在我们身上!”
“堂哥,你这话的意思是不想报宋家的血仇?!”宋初妤气愤地看向他,“这么多年来,我们一家都为报仇而努力的,你身为宋家的男儿,会比我一个女子还无用?怎么的,你怕死吗?”
宋闻卿眼里闪过一道寒光,冷冷地看向宋初妤,“我们在未出生时就走散,二十多年来,你我从未相遇过,我不知你的过去,你也不知我的过去,你觉得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何况,你们所做的事情,是我逼你们去做的吗?”
“你是凭什么以为,只要与我说了这事,我就定会听你的,跟你一起去报仇,现在你所说的话,我都不能信半分。”
“我都给你看了这么多信物,你还不信我?!”宋初妤道。
宋闻卿没做回答。
“爹爹~~”宋一安怯怯地喊宋闻卿的名字,眼里有些恐惧地看向他们。
宋闻卿道:“没事,别怕,爹爹这就带你回家。”
说完,宋闻卿抱着宋一安往城门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