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元五年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我原本想趁着半夜把皇宫的路线摸摸清楚,但是这皇宫太大了,而且守卫很多,不像是那种富贵人家会偷懒的守卫,偏远的宫殿还好,越往中心走人越多,我衡量了一下,还是出来了。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我想趁着师姐醒来之前回去,又惦记着路边的馄饨,就想先慢慢溜达一会儿,吃一碗馄饨再回去。
以前赶路只能吃包子,现在路没有那么远了,可以坐下来吃一顿再走。
然后我就在路中央撞见了一位老将军。
我远远看地时候一位他不过是个换岗的士兵,等他走进了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是一位挺拔的老人。
他不知为何穿着薄甲,而且是上等的银甲,很轻,像是骑兵,可这是京城,能大摇大摆穿着军兵,想必又是权贵,或者将军。
等他跟我并排坐在馄饨摊子前时,我看他的手,才觉得他是将军,他手上的老茧我很熟悉,跟我大师兄一样,一看就是用长枪。
与此同时,他也在打量我的手,我知道,如果是行家,一看就能知道,我的手是用暗器的手,杀人的手。
我们相顾无言了一会儿,等着店家把手里的馄饨下锅。
许是坐着尴尬,老将军开口问我,“年轻人,彻夜不归家,作甚?”
虽是不能直接告诉你我溜进皇宫看了一圈,但荀翎说这个时候可以避重就轻,我说,“找人。”
他听后却笑了,点了点头,说,“我也找人。”
这倒是有点没想到,他家是有不肖子孙出来招妓喝酒吗?我看他眉眼间并无怒意,身边也没人跟着,便说,“你找谁?”
“我儿子。”老将军看着锅里刚下下来的馄饨在滚水里转圈,“小时候走丢了,一直在找。”
那可真是找了很久,我心里又想起楚关关,和贾久。
“你找谁?”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我。
“我找...荀翎。”我话说一半,怎么也想不出荀翎是我的什么人,是我夫子?又不是我夫子,是我救命恩人?可我也是他救命恩人,不是我兄弟,也不是我姐妹,卡壳了半天,最后说了他的姓名。
荀翎谁也不是,荀翎就是荀翎。
“荀翎?可是令羽翎?”他话音里有点新奇,问了我具体的字。
我点头,就是那个翎,用眼神反问他,怎么?
他‘嗯’一声,跟我说,“我认得他,他五岁入宫,得了先帝赏识。”
“我知道,就是他,我在找他。”此时馄饨熟了,店家给我们一人一大碗,放在了桌前。
他就开始低头吭哧吭哧,确实有些烫,眼前都是锅里飘出来的白雾。
清晨的夏末已经有些凉爽,馄饨吃着正好,刚出锅,我拿着勺子,吹了半天一口塞进嘴里,唉,真好吃。
荀翎一直说我吃饭安静,还吃很快,对脾胃不好,今天我见了这位将军,感觉,好像都这样。
贾久吃饭也快,但是他总有一筐一筐的话要讲,就耽误他吃饭了。
师姐以前吃饭也快,这回见她,她才变得慢条斯理的吃饭,看来王府家里规矩多。
大师兄吃饭却细嚼慢咽的。
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来大师兄,我三下五除二吃空了碗,打算回王府之前再去一次衙门看看寻人布告和打点的人。
刚站起来要走,老将军便叫住了我,“荀翎如今就在宫里。”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琢磨了一下,便跟他说,“我晓得。”
他听后倒是奇了,转过身来问,“那你是去哪里找了?”
“......”我盯着他,没出声,要不我还是趁现在走吧。
悄悄看了下四周,天已经大亮,商家已经开始卷门帘,我想着能混进人里溜掉的,而且京城这么大,以后也不一定见到。
他没再问下去,抹了抹嘴,站起来走了。
我就去了衙门,依旧,没有大师兄的消息,我就回了王府。
师姐察觉我不在了,她好像是懒得说,楚关关坐在她身边,两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悄悄话。
后来,城里传来了喜讯,几个跑腿的四处发着告示,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北疆大捷!”
北疆大捷。
-----
最近家里发生了些事...怎么说呢,我又生气又难过,就慢慢写吧,我现在负面情绪多的只想发刀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