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想说的话:】
出于对人性的怨恨,那种自贬身份的热望,让人想要去扮演牺牲者、怪物、畜生!——齐奥朗
-----正文-----
优格开车送秦筝回程。
车窗外流动的风吹起秦筝的额发,他回忆起方才匆匆一别,傅之衡与他目光交接,相对无言。
秦筝无意识地慌张,眼睫频频眨动,更自顾自地言语道:“小宛儿的密钥和权限……”他准备将丈夫所赠的结婚礼物就此还给傅之衡。
傅之衡不愿听,打断了他:“给你的就是你的。”
——那就是他们最后的对话了。
秦筝将车窗升起,不再想了,往者如斯,逝水东流,人生长恨,亘古未变。
他将心绪收回,才注意到正在开车的优格亦不时窥看他面容,似是有些话,欲言又止,于是秦筝主动问道:“怎么了?”
“……没事。”优格沉吟。
“没关系,说吧。”
优格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和秦筝提起一点话头。
“……是你母亲的事。”
“怎么了?”秦筝很平静。
几个月前,在一场救助贫困Omega的义工活动中,优格遇见了秦筝的母亲。本来优格是不知道的,但秦母到处和所有人说,她养大了一个明星崽子,但这个死崽子如今不肯认她,她命苦啊,不然怎么会生出如此忘恩负义的不孝子?
她拿不出丝毫证据,其他人只当她犯臆想症。但优格和秦母一番接触下来,秦母说出了一些秦筝年少时的习惯,又向优格出示了每月收到的生活费转账,还有她和小宛儿的聊天界面。
秦筝不语。
“你不该抛弃你母亲,她至少养大了你,她是爱你的。”在死一般的静默中,优格坚持说出了这场谈话的目的。
秦筝感到了愤怒。
他当然知道他的母亲对他的感情——红灯区难道还会缺少童妓吗?
他愤怒的不是优格提起这一切,更不是优格敢于指出他的行为失当,而是优格眼中的他,竟然愚蠢到连她口中所说的事实都看不穿。
——她甚至没法分辨出小宛儿不是他。
他愤怒于优格的浅薄。
秦筝问优格:“如果是你的母亲,有一天她不得不卖身养活自己时,你猜,她是会将你继续养在身边,留在红灯区里苟且度日,还是把你送去体体面面的人家,做衣食无忧的养女?”
在生育能力如此低下的当代社会,永远不乏领养孩子的优渥家庭。
优格沉默。她知道答案是什么,她也知道秦筝知道,她沉默的是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你说的对,至少她养大了我。”秦筝笑,“她确实是爱我的,只是她的爱,是那种在我的前途和她的私利面前,她会选择她自己的那种爱。”
“所以我也一样,优格。”
“在我的前途和她的私利面前,我选择了我自己的。”
“我给了她金钱,我也养活了她,我只是不愿意认她而已,我像她爱我一样爱她。”
“优格,这不是抛弃,这是因果报应。”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当然,小孩子也一样。
接下来,是一路沉默。
“对不起。”秦筝下车前,优格在他身后道歉。
这是她今天的第二次道歉。
“没关系。”
秦筝早就原谅了她。
毕竟,只有单纯的人才能一往无前地从事他们的理想。
♣
几个月前就发生的事,优格一直都没有说——为什么今天,优格说了出来?
今天的秦筝和优格,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不同,今日的秦筝不再是傅家人,尽管他还是当红明星,但优格更是手握实权的资方,他和优格的社会地位已然发生倒转。
那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优势的变化,所以,今日的优格可以开口指点秦筝。
就像从前,秦筝嘲弄优格的天真一样。
这是因果报应。
只是优格还不懂,秦筝嘲弄的从来就不是优格掌握的社会资源没有他多。
他真正嘲弄的,是优格的浅薄。
——你没有比我更深刻。
我知道你相信的理由,趋利避害的最佳策略,相信比较幸福,也会吸引幸福。但,我也明白我不信的理由,出于对人性的怨恨,出于自毁的恶欲,出于叩问深渊的妄念。
我想要一个回答,而你没有回答我,也无法回答我。
人们最常说的正义是什么?
——是迟到。
想要正义,首先,你得活到那个时候。
为证公平,人世间最古老的法律写下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可,受害者的眼,是无辜者的眼,加害者的眼,是犯罪者的眼,以犯罪者的眼,偿还无辜者的眼,真的等价吗?
——这就是公平吗?
优格相信的一切,那些公平与正义,无法说服秦筝,因为那是谎言。
人们相信谎言,胜过真实,但真实就是真实,真实的残酷能刺穿人的眼睛,震聋人的耳朵,逼疯人的灵魂,倾塌梦中白塔,放飞潘多拉盒。
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秦筝体验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