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我想为《承父》写一个长长的后记。因为我是一个虽然语言上很内敛,但在文字上情感丰沛的一个写手,我非常非常爱我的角色,也非常喜欢写作的感觉。
这个故事我断断续续写了很久,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写完十万字,说起来有些荒唐吧。也不是经过多少锤炼思考什么的,单纯的没有时间写,因为每次动笔的间隔时间太长,所以肯定一些章节之间会有割裂感。很遗憾,但我也没有办法,虽然隔了很长时间,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故事,我真的很喜欢他们。
关于傅敬,我觉得我没有很好地把握傅敬的情感转变和挣扎,我的笔力有限吧,很对不起傅叔。在我最初的设想里,傅敬是一个看起来很完美的人,但其实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他是一个缺乏陪伴和炽热爱恋的人。他的父亲对傅敬持有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不会过多干涉傅敬的学业,生活,工作。不是说不爱傅敬,但是在傅敬看来缺少关注和陪伴,因为他的父母也非常忙。直到傅承一的意外出现,这是一个属于他的,完全依赖他,爱恋他的生命。他做了少年父亲,成了这个小孩的一片天地,这个孩子也填补了他内心的空缺,所以他极尽地爱这个孩子,让孩子全身心地依赖他。但是傅敬也没有想到会酿成这样的后果,他第一次做父亲,他把自己作为一个儿子想要地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全心全意的在乎与关注,陪伴,将孩子捧在手心,傅承一成长的点点滴滴他都亲自动手。然而酿成了这样的后果,而傅敬在文中可能不明显,在发生了傅承一小时候那件事之后,傅敬有严重的分离焦虑,很长一段时间他不能离开儿子半步,只要傅承一不在他视线之内,他就会害怕,心神不宁,惶恐不安,直到很多年后情况才好转,但他仍然有这份偏执在。很难去把握这样的情感,所以傅敬对傅承一过度保护。从傅敬这方面,他离不开傅承一,作为年上者,他觉得愧疚,羞耻,难堪,但他也无法割裂这样的羁绊,他觉得愧对儿子,即使他已经给了最好的爱。对傅敬来说,大概就像“爱是常常觉得亏欠”。
关于傅承一,傅承一后期的性格和前面应该是有些转变,前期就是一个闯祸小孩,对着扭曲地爱,不管不顾就是要宣泄自己的感情,作为少年人,一个被娇惯长大的少年人,他的很多行为都幼稚,就像故意刺激傅敬抽烟喝酒什么的,也是他恃宠而骄,他知道爸爸在乎。在傅承一的世界里,几乎只有傅敬,他也只爱傅敬,就像没有做过社会化训练的小狗一样,满心满眼就只有主人。傅敬已经给了他最好的爱,傅承一对任何其他人都不会再类似的感情,他只想一直赖着傅敬,享受傅敬给的爱与纵容。而他几乎是独占傅敬的,又满足他青春期的占有欲。后期尤其西藏之后傅承一是在变成熟的,除了占有欲之外,关于生活的体验和经历,我感觉我写的不好,没有展现出承一的成长和责任感。傅承一始终坚定着对傅敬的爱,他早就知道他对傅敬的感情越界,但没有人告诉他这是错的,没有告诉过他普通的父子是怎么样的,也没有告诉他该怎样纠正。反正他的世界只有傅敬,他也只需要傅敬的爱。傅敬的爱足以供养他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他自顾自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只给傅敬一个人的爱。幼稚偏执地爱着。
诚然,这是很畸形的感情,这很疯狂,这很极端,甚至变态,这是现实世界所不应该存在的,这是错误。
这是在另一个世界表达情感的一个方式,这可能算是一种爱。很多情感都是很难把握的,每一种情感都有畸变,扭曲,复杂。
傅敬和傅承一躲在他们的小世界里,彼此相依地过完他们的一个又一个十八年。
我写了很长时间,承一和傅叔陪伴了我很久,我的笔力有限,很难把想写的东西都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表达错了。我很爱我的角色,他们不完美,甚至偏执扭曲,但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故事,属于他们的世界。
很感谢你可以读到这里,我的这么多碎碎念念。
愿各位 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