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绮的故事没有人可以复制,她是一个自由和自在的灵魂。
-----正文-----
“张雨绮的故事没有人可以复制,她是一个自由和自在的灵魂。”
我从没想到自己的感情世界会走入一个女人,是的,女人。
即使在经历两次不算美满的婚姻后,我依然憧憬着有那么一天遇上能够共度余生的人,他不一定很帅气,但我喜欢就好,能给我足够的安全感,对心心念念视若己出,不一定要很有钱,有份稳定的收入,能过安稳日子就好。
可我遇见了她,就不说名字了吧,都在一个圈里,影响不好。
相识是偶然,她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后来她也说对于我她总是莫名地想靠近,呵呵这可能就是天生一对吧,可惜有缘无份。
再遇是我精心谋划的一场“阴谋”,我们本该止步于那年夏天,是我强行把我和她的缘分续上,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
三十四岁的时候我让工作室物色导演、编剧等,组建了一个拍摄团队。邹蕊提供给我一个大纲,我与她交流几次后让她开始着手编写剧本,徐风是青年导演,带点艺术家的傲气,他听了我的想法后觉得我疯了,但也正因此,他接下了这份工作。不止徐风,工作室的人也认为我疯了,他们竭力反对,我一意孤行,虽然不赞同他们最后还是帮了我。
三十五岁时一切工作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差主角。我使了点小手段,把剧本送到她面前,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她会接这个本子,但只要有可能,我就去试。万幸的是她接下了,我步步为营,她跑不掉的。
没想到她妥协得这么快,我们过了一段很老夫老妻的生活。朝九晚五,有时加班,还有幸福的双休。我见过她围着围裙做饭的贤惠模样,见过她喝醉后任性撒娇的模样,但我很少见她哭。哭得最凶的一次应该是在杀青宴上,我们都知道这次分别意味着什么,我们都不说,借着气氛流泪,因为我们舍不得剧组,很好的借口。那天她不断地对我说“对不起”,我一杯一杯地灌酒,喝到后面意识全无,醒来后她已经走了。
收拾完后我也马不停蹄地赶往横店,我同时接了两部电视剧,都是大IP,戏份也都不少。虽然不喜欢轧戏但这是我应该付出的代价——我没钱了,修建拍摄基地几乎耗了我大半资产,剩下的请导演、演员也用得七七八八,我没想过用那部电影赚钱,现在的我几乎是个穷光蛋,再不工作全工作室跟着我喝西北风。
那两部电视剧拍完后我在床上躺了五天,睡了三天瘫了两天,好在总算有资金运转,情况一点一点好起来了。
四十岁的时候我又攒了些钱,用它成立了Q基金,很巧,我和她名字最后一个字的首字母都是Q,希望她会懂。Q基金主要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及资助女童接受教育,对接有妇联、孤儿院及其他机构,开心的是Q基金没被媒体挖出来,不受打扰、安静地运作着。
那座影视基地一直没拆,免费向游人开放,不过我雇了人,每日限流,我总觉得人太多了扰了一方宁静,她肯定也不愿意。L县旅游业倒是发展起来了,菲菲和我说原来的酒馆扩张了,装修变得洋气了,但我还是喜欢原来那个小酒馆,喜欢被墙壁、绿植和她包裹的安心感觉。
哦忘了说,我们住过的房间一直不对外开放,开玩笑那是我们的家,我还会回去的。
退圈后我走了不少地方,踏过山川河流,见过极光雪山,她不在我终究觉得有点遗憾。我玩了那么久,也不是没遇上合心意的,只是总会想起同一张脸,什么心思也没了。
我以为我是无拘无束的,却原来也会心甘情愿为一人所困,画地为牢。
我送过她一对耳钉,深红的沙丁珊瑚配上金耳针,我做了两个月,嵌在耳垂上像朱砂痣,她戴起来好看极了。分开后我在她一些采访中看到她仍戴着,那一抹深红成了我心中的一颗红豆,我没有再打扰她。
我一直戴着枚戒指,和我送她的那枚一模一样,不过我是摆弄成项链送给她的。我花大价钱请人定做了两枚一样的戒指,内侧刻了“Q&Q”,还怪不好意思的,一把年纪了整这些。光是这样对不起我的“大价钱”,特别之处在于这戒指按步骤能变成一个猫爪形项链,不算特别好看但不会让人起疑心。除了拍戏她一直都戴着这条项链,网友扒疯了没扒到同款,有次采访被问到项链的事她也只对着镜头笑,伸手比了个心,没有回答。我知道她是做给我看的,我没有再联系她。
快到登机时间了,那就写到这里吧,我要回家了各位,以后的生活我都想好了,养只懒猫一起晒太阳,慢悠悠地给花儿浇浇水,或许还能在麦田里走一走看日出日落。对了徐风留给我两百T的素材,我还有时间慢慢看,慢慢回忆。
真的要上飞机了,感谢各位愿意看张雨绮的故事,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