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5
-----正文-----
-31-
书生看到了火从后院里烧起来,看到惨死的妹妹那焦黑的尸体在他面前被折断的横梁砸成了碎块。
书生看到爹娘被关到他对面的牢房,看到娘当着丈夫和儿子的面饱受奸污折辱,咬舌自尽。
书生看到爹悲痛欲绝,但依旧宁死不接受二皇子的逼供,不承认太子有通敌卖国的嫌疑。
书生看到爹几乎被烙糊,整个地牢里都是烤肉的味道和爹的惨叫。
书生被狱卒用布塞了嘴巴,捆在石柱上。
书生看着他爹皮肉翻飞地被人拖出了地牢,那人口中还说着:“晦气,真晦气。”
书生自此再也吃不了肉。
-32-
书生曾是名满天下的神童。他十三岁参与京城弟子的诗词会,于会上作词《论商》一首,被人百口相传。
甚至递到了皇帝面前,得了帝王的百般称赞,最后争得天下人竞相传看。
书生的父亲是太子一派的高官,母亲又是皇后氏族的大家闺秀,也是曾经才情绝代的扬州才女。
书生十六岁便被殿试点为状元郎,他的人生本该自此平步青云,享受这能在朝堂上展示他雄韬伟略的才情和抱负的一生。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33-
二皇子是一个嫉妒心极强、且睚眦必报的人。
他曾试图拉拢许多太子党羽到自己麾下,书生的爹就是其中一个,但是他失败了。
他自身能力不强,比武比不过太子骁勇善战,比文又被书生处处压了不止一头。
为了夺取皇位,二皇子使用过很多阴谋诡计。
他威逼利诱了许多朝臣,拿捏住他们的把柄。
并在皇帝的饮食中添了加慢性的毒药,在皇帝毒发神志不清时污蔑太子通敌。
他在朝会上拿出了所谓的“证据”,那些被拉拢的朝臣也纷纷下水,听从二皇子的指挥造谣污蔑太子。
于是太子入狱,太子党羽也接二连三地被审讯。
皇帝无法主持政事,便将审理一事交给了二皇子。
书生的爹是曾经参二皇子最多的一位谏臣。
所以二皇子不是一般地痛恨书生一家。
一个朝臣家庭的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34-
后来,太子想尽办法把书生救了出来。
在书生的全力帮助下,太子最终还是掌握了大权,登基为新皇。
太子,不对,已经是新帝了。
新帝对书生说,留在朕的身边,这个朝代经历了太多风雨,它需要变革,朕需要有一把利刃来剔除腐肉。
书生却回答,我只想用自己剩下的时间到处去看看,哪里都好。
新帝同意了,赐了他一顿皇宴。
毒就下在这饭菜里面。
-35-
二皇子的事情属于天家丑闻,皇帝不会让一个知晓全情的人全身而退。
更何况书生还曾同新帝参与过很多政事和改革的决策和讨论。
书生没有罪,他只是知道的太多了。
新帝也知道,自己亏欠书生许多。
于是他给了书生时间,从服毒到毒发身亡,让书生去看他想看的百姓江山。
书生什么东西都没有带走,他去到爹娘和妹妹的坟上,磕了满头的血。
他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