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附录2:霍克斯顿简史

热门小说推荐

设定之一。

-----正文-----

霍克斯顿:德意志国家中的美女海伦

这个王国在德国东北的角角上,等于是把德国挖了一块给它,应该除了德国,北边挨着一点点丹麦,东边挨着一点点波兰——所以说很可能是把德国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两块地AU给它了。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部部分的历史:

962-1806年间霍克斯顿王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设定上,那个时候这地方还不叫霍克斯顿王国),十三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这里活跃着被称为“绍恩堡王朝”的贵族们。1386年绍恩堡和荷尔斯泰因伯爵被丹麦国王封石勒苏益格伯爵,这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统一。

15世纪时期,由于帕拉廷选帝侯和巴伐利亚选帝侯煽动对皇帝的叛乱,而后战败,最终导致选帝侯资格被剥夺,帕拉廷选帝侯的资格被转给了当时的绍恩堡王朝公爵,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国被升为王国,从此之后被称为霍克斯顿王国(或称霍克斯顿选帝侯国)。

(注:在真实历史上,1460年绍恩堡王朝绝嗣了,从此之后公国的统治权由丹麦国王代理)

梅克伦堡部分的历史:

而另外一边,梅克伦堡曾属于尼克洛特:斯拉夫奥博德利部落联盟的一个酋长。在1160年的文德十字军征讨中,他在被狮心王亨利击败之后弃城而逃。亨利就将这片本属于尼克洛特的子嗣的领地封给了自己的附庸,后者在这里建立了什未林伯国。1348年,什未林伯国归于在西部与他毗邻的绍恩堡王朝统治。

(注:在真实历史上,什未林伯国的领地在1348年被尼克洛特的后代阿尔伯特二世买回)

而尼克洛特的儿子普里比斯拉夫臣服于亨利,在1167年他的父系家族成为梅克伦堡领主。1436年最后一位维尔利领主威廉无嗣去世,维尔利伯国归于梅克伦堡。又因为威廉的女婿,梅克伦堡-斯塔加德公爵乌尔里克二世无嗣,于是1471年乌尔里克去世后他这一脉就绝嗣了,于是全部领地又转到了梅克伦堡公爵亨利四世手中。自此,亨利四世成为了除什未林地区外整个梅克伦堡的统治者。

在之后的一百年内,梅克伦堡公国经历了几场复杂的继承权争端,在多次争端和联姻之后,1520年梅克伦堡公国归于霍克斯顿王国。

三十年战争:

十五世纪开始,这个国家的皇室开始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联姻,和当时的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当时它的王权实际上由哈布斯堡王朝控制。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是分裂了,霍克斯顿按理说处于帝国的东北部,按理说这地方的国家一般信奉路德教的国家较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国家依然是一个纯种天主教国家。

十七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卷入德意志内战,一般称之为三十年战争或宗教战争,这场战争(一部分原因)是天主教和新教对立所致,霍克斯顿作为天主教国家,当然同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和波兰站在同一边,众所周知这场战争天主教一方输了,以哈布斯堡王朝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告终。

这场战争中,霍克斯顿一度被丹麦打到落花流水(某种程度上是真的,丹麦确实占领过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州),导致国家从菲尔格兰特向东南方迁都到弗罗拉,原国都菲尔格兰特以西则被丹麦占领。

弗罗拉位于原什未林附近,当时东逃的王室首先居住在什未林城堡中,后来在距离什未林不远处修建了新城城堡和主教座堂——什未林曾有一座主教座堂,但是在什未林被并入荷尔斯泰因之后由于年久失修而完全垮塌,在他们到达此地的时候当地只有一个小教堂。

王室将新建起来的城堡称之为“弗罗拉”,并且以此为中心建立了新的首都。

1806年弗朗西斯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帝国灭亡。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回归:

三十年战争之后,德意志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为啥《格林童话》里有那么多公主王子?因为当年的德意志满地都是国家)。

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德意志邦国并入了由奥地利领导的德意志邦联,霍克斯顿王国位列其中。而此时此刻,霍克斯顿西部的——现实中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本AU中是王国最西端直到菲尔格兰特城——处于丹麦的控制之中。

1848年,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结束,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试图脱离丹麦失败。试图收复领土的霍克斯顿王室因此遭受重创,革命随即爆发,1849年,霍克斯顿通过和平革命把自己从封建君主专制改革成了君主立宪制度。

1863年丹麦王国试图在石勒苏益格(文中的霍克斯顿西部)成立议会处理地区事务,此举遭到当地德裔人士反对。由于事件显示石勒苏益格即将被并入丹麦,普鲁士和奥地利趁机以此为由向丹麦发动战争。1864年普丹战争爆发,丹麦战败。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以有权共同占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为由,诱使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霍克斯顿作为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参战,普鲁士王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普奥双方在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布拉格合约》,按照合约,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解散,普鲁士获得了建立北德意志联邦的权利。另一方面,霍克斯顿议会内部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持自治权,反对加入北德意志联邦,且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归属权难以协商,最后协商的结果是霍克斯顿保持独立统治、拥有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统治权,且需要向普鲁士缴纳一大笔赔款。

(历史上奥地利向普鲁士缴纳的赔款并不高,结果霍克斯顿为了独立交的钱比战败的奥地利还多)

1870年,为了争夺欧洲霸权,普鲁士王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爆发战争,也就是著名的普法战争。已经独立出去了的霍克斯顿并未参战。

187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诞生了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考虑到利害关系,霍克斯顿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然而由于实在地方太小、也实在是没有紧挨着法国,这一仗打得比较浑水摸鱼(况且实际上由于没有参加普法战争,霍克斯顿和法国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会参战完全是由于离德国太近了)。1918年,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霍克斯顿黑手党盛行,然而法西斯主义倾向并不是特别盛行,同德意志也并没有任何联盟关系。所以如大家知道的那样——1939年德国忽然袭击波兰、1940年攻击丹麦,在这个过程中霍克斯顿毫无抵抗之力地被占领了(别忘了它就夹在德国和丹麦中间)。

(和丹麦差不多,这个国家被占领了之后扑腾了没几下就投降了,估计王室没跑掉还被德国给软禁了)

1945年,被德军占领丹麦被盟军解放,霍克斯顿也随即被解放,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之后的历史众所周知。

注:

本文中很多历史受到了“霍克斯顿必须保持独立”的连锁反应,比如说如果霍克斯顿不独立,它肯定会参加普法战争、搞纳粹主义、打二战,然后在战败后又双叒叕被丹麦占领。

-----

天地良心,我只想给新章节写个注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总之,我并不是真的学历史的,其中某些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肯定不可能真的合理。总之你们随便看(其实我知道你们不会看),不要纠正我。

另外,‍‌综‌‌‍‎合‍‍‎‌考虑我写的时候的痛苦程度,今天,评论区里出现的任何关于“哈哈哈哈哈”和“我居然把这种东西看完了”的评论,都会被我殴打。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