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
-----正文-----
公主谋反的消息传到了漠北,本在同众人商议事情的轩辕明一下站起身,口不择言道,“这不可能,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话出口,轩辕明愣住,他在漠北本就举步维艰处处受人掣肘,如今再说出这样落人口实的话难免有心人传入京中。
轩辕明转回身,默默离开了营帐,他并不知,云清是靠着他的关系才能策反念故,他只知道自己或许以后就要永远失去母亲了。
“怎么能,怎么可以干出这样的事。”轩辕明一拳砸在桌上,浑身的血都要凝固,若他真是冷心冷情之人,此时撇清关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然而哪怕理智再怎样叫嚣,心中的感情都无法割舍。
轩辕明的手逐渐握成拳,扭头看向角落里的一个小箱子,那里面是他收集到的有关轩辕冥走私的证据,许序虽死,但这些东西他并没有扔掉。
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浮现了自己的心头,他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他只希望自己那个亲生父亲能哪怕帮一点忙就行,只要保住母亲的性命,一切再无所求。
心中既然已有商量,事不宜迟,轩辕明立刻修书一封送往京城,为了避免中途被他人截获,他将那书信送去给了云清。
然而送去的东西就如泥牛入海,再无动静。
这边的轩辕明焦躁不安,而那边的云清也陷入了两难境地,他虽然有心想要清除弊政,然而各地反抗之声不绝,已经到了要么杀了云清要么就不纳粮的局面。
虽然云清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但是真到了事情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反而有点不知所措,尤其是在江淮等地总有一个声音在跟他唱反调。
此时收到轩辕明的来信,云清也是在纠结,最后他选择置之不理。
人与人相处,最怕为你好但不开口,信任也在逐渐消退。
宫变事件后,皇帝宣布立太子,谁都能看出当今圣上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没了皇帝做为后台,就算下面仍然在执行命令却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心思。
原本被压制的世家又开始慢慢抬头,虽然这次世家大出血,但只要最根本的家风不丢总有恢复的时候。
云清把自己摆的太高了,他没有盟友,没有同他志同道合之人,他带着皇帝的信任一人同整个官场作对,而只要出现一点问题,他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
但云清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杀他的刀是从漠北伸来的。
漠北迁户出现了问题,这件事原本轩辕明是可以压下去的,但不知道为何,他并没有这样做,于是迅速被云清的对手抓住了机会。
当时已经从江淮调回京城的谢应魁几番弄权,终于将云清挤出了御史台。
三年后,皇帝驾崩,年仅五岁的太子登基,怡亲王权倾朝野。
然而朝廷局势,祸福相依。
云清看着手里的书信,这些年,云府从宾客盈门再到门可罗雀,他早已将一切都看轻,却唯独放心不下一个人。
‘我很抱歉没能保护好你的母亲……’
想说的话写到一半又放下,云清不提自己在宫变中遭受的折磨,他只是觉得自己是做错了事。
云清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感情,但他还是一直记得轩辕明曾经的愿望,想要离开这片争斗场,于是他用自己的性命去拼了最后一下。
“在你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云清为你求来的,离开这里过平凡的生活,而另一条则是接手按察司。”轩辕长德将桌子上的两封信推了过去。
轩辕明看着这两个信封,先是低头冷笑一声,紧接着问道,“云清他人呢?为什么不亲自来见我。”
“就在昨夜,他服毒自尽了。”
“哈哈哈,”轩辕明忍不住笑起来,然后双手撑着桌子大声吼道,“是你们逼死了他!你颁布的那些新政策有大半都是脱胎于老师提出的建议,用这种方法笼络官员,你无耻。”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个孤臣,”轩辕长德双手交叉托着下巴,“更何况并没有人冤枉他,他为你留了良田千亩,数间商铺一座庄园,他希望你能一辈子衣食无忧,其实他现在的这条路原本是你该走的。”
沉思良久,轩辕明的手还是慢慢落在了一个信封上,刚打开就看到了里面掉出的纸张。
‘我猜到了你会选这个,不要走我的老路啊。’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二十年后,怡亲王病死,其子服毒同去。
-----
我早就想好的殉情结局,但是我从昨晚到现在一直都不忍心再写一次,我好害怕写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