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建国五个甲子有余,始终偏安东南一隅,北方平原与天险皆被游牧的各大胡族占据。而在晋国开国之前,南北各地混战,民不聊生。权氏是书香门第,也是江北望族,有着不少族亲、田地和藏书。
胡人入城劫掠,毁坏农田,烧毁房屋,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权氏当家人只能放火烧藏书阁,摔碎古董瓷器,带着金银财宝、妻儿和几个佣人乘马车南逃。当家夫人生了一对双生子和一个小女儿,三个孩子分别叫权宗光、权宗明和权宗辉。
胡人铁骑在后面追杀,权氏的几辆马车在山路上逃窜。当家人和多数财宝在前车,夫人和三个孩子在后车。宗光和宗明才八岁的年纪,都做出保护母亲和妹妹的姿态。宗辉才五岁,有些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家里正在南逃,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山路颠簸,车夫为了甩掉后面追杀的胡人,只能快马加鞭,这才能不被胡人的宝马追上来。可拖着一大家人和一大堆东西,到底是吃力了些。宗辉害怕,一直缩在母亲怀里。一个陡坡经过,宗光和宗辉都被摔下马车,只剩下母亲拉着宗明的手。
“阿光,阿辉!”夫人伸出手,试图让马车夫停止。
车夫依旧驾车,说道:“老爷有吩咐,不论发生什么,车马不能停,停了就会被胡人追上来。”
宗光抱着宗辉,一路向前跑去,他把宗辉递给母亲。宗辉母亲接回马车,塞给宗明安抚,母亲依旧伸出手,希望能拉住宗光。
宗光跑得急,结果被绊倒了,他趴在地上抬头喊道:“娘,阿明,阿辉,你们先走,不用管我。天黑之后我会追上你们的。”
“阿光!”夫人说。
“大哥!”宗明和宗辉喊着。
如此一别,权家人再也没见过宗光。
宗明长大后,自学玄术,创建了天仁派。而大晋统一东南地区后,与北方各部订立盟约,划界而治。权氏的老家江北也成了胡人的囊中之物。宗明再怎么遗恨,也没办法指望一心求和的朝廷大军北上收复失地。
天仁派在杳原君的带领下发展壮大,成了江湖正派之首。而当时祸乱江湖的邪教之首则是鬼火教。武林联盟订约,无论出身何派,无论资历,杀掉血煞的人就会得到武林盟主的宝座。血煞一直带着面具,行事诡秘,功力深不可测,但最后还是败在杳原君剑下。
血煞死后,鬼火教神龙无首。这时,杳原君反而放过了鬼火教其他信徒,如果他们愿意改过自新、归入正派。深受鬼火教扰乱的各大门派此时都是忿忿不平,但杳原君力排众议,废去信徒们的邪攻,烧毁了鬼火教多年积攒的那些新旧禁书。
鬼火教败后,江湖也像东南地区一样恢复了某种既定的秩序。杳原君此时宣布不再过问武林之事,并将天仁派的实权转交给新提拔的副掌门雪痕。有人说杳原君因为迎战血煞深受内伤,不得不闭关修养,也有人说杳原君性情寡淡,急流勇退。
宗辉作为宗明的妹妹,曾经被鬼火教掳走。但一个月之后,宗辉躲过层层机关,从鬼火教逃了出来,毫发无伤。宗明看着宗辉的脸,既有劫后余生之庆幸,又对鬼火教加了一层仇恨。那时候鬼火教的大主教是血煞的女师傅。
击败血煞之后,杳原君决定隐退,而宗辉即将嫁与府督卫之子谢兆。谢兆不喜读书,只爱江湖之事。他擅自离家出走,拜入天仁派门下,这才认识了掌门之妹宗辉。两个人也算是情感深厚,谢家父母和宗明亦不反对。
“哥哥,我舍不得你。”宗辉说。
宗辉本叫他二哥,只是大哥失踪多年,生死未卜,两兄妹感情甚深,宗辉也习惯了直接喊他哥哥。杳原君看着宗辉,说道:“你到谢家幸福就好。”
杳原君在宗辉额头上点了一下,一个芙蓉印记就留在了她的脸上。杳原君说:“你之前落入鬼火教,不知道有没有沾染那些人的鬼气。这个印记能保你逢凶化吉,余生安乐。”
“谢谢哥哥。”
恍惚间,杳原君觉得自己又看到了宗辉的身影。定眼一看,只看到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的脸。已经不知道传承多少代了,那眉心的芙蓉花印仿佛是自己刚刚才印上去的,还残留着内力的余温。杳原君给花印的时候,注入了一半的内力,足以保护宗辉了。
阿鲁觉得师尊才是真好看,可师尊有时候会盯着自己的脸出神,他不知道自己的脸有什么好看的。他说:“师尊你在想什么?”
“我刚才顺着山风寻山间灵脉,与自然万物同归一体。你呢,突然跑来做什么?”杳原君说。
“我来看师尊。”
“阿鲁,最近有没有感觉到体内有灵力?”
“我没有灵根,只有鬼气。”
“不,你的内在和生命都很强大,只是你没有找到强大起来的方法。或许,你只是缺少一个契机。等时机成熟,一切都会顺起来。”
“就像乔达摩·悉达多那样顿悟?”
“是的,你要等一天顿悟。”
阿鲁等啊等,一直等到他虚岁十七,他还是没有等到“顿悟”的契机。其他的师姐师兄,有些人已经在江湖上小有名气,甚至在一些会剑大会上夺得名词。只有阿鲁,依然是那个修仙废柴,不会御剑飞行,也不会正确的剑术招式,倒是那把扇子玩得越来越好。
不过这种暗器,终究是旁门左道,不登大雅之堂。鬼火教仿佛是坟场的野火,江湖各派剿了一次又一次,但总有零星几人又开始打着鬼火教的名头胡作非为。只要事情不闹大,朝廷似乎也不在执着于彻底歼灭鬼火教。
美中不足的是,那本传说中的血煞亲笔书写的鬼火教邪书,一直没有下落。“大主教”、“小主教”和“信徒”被灭了一波又一波,但那本书始终没有下落。杳原君猜想那本书只是借名之书,根本就不存在,只是那些人需要凭空捏造一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