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裹着风雪而来。
-----正文-----
白雪簌簌落下,裹着大风迅速盖满整片宫墙,摄政王怀里抱了一个精致的暖炉,他停下笔,往窗边一立,高大的身影立刻遮住大半窗影。
忽然一阵喧闹打破了宫内宁静,摄政王抬头看了看天,猜想估计是下朝了,而他不用去也能知道,今天的朝上肯定不平静。
他重新坐回桌旁,执笔往画作上又添了几笔,白纸上画着的青年眉清目秀,黑发圆眼,头上冠冕以示身份,腰间还别了一块玉佩,换做除他二人以外的任何一人来瞧一眼这画作,都立刻能辨出画中人是当朝皇帝。
只是可惜,摄政王并没有把这幅画给第三个人看的打算,他算了算日期,离那位弱冠生辰还有不到两个月,准备时长非常充裕。
他正奇怪着平日里下朝就会准时来自己这儿报道的那人今天怎么还没出现,他宫里的大太监却被引到了自己这儿来,摄政王摆了摆手,宫女们规矩地退下,大太监恭敬地行礼:“王爷。”
摄政王淡淡应了一声:“何事?”
大太监一刻不敢怠慢,把今天上朝经过仔细给摄政王描述出来:“今日朝中十分热闹,各个大人一同上书,以辞官相逼,求皇上纳妃重振后宫。”
摄政王挑眉:“这会儿倒是挺团结了。”
大太监继续补充:“大人们态度十分坚定……皇上今儿心情估计不太好。”
这就是在解释那人没出现的原因了,摄政王点了点头,想到某人明明在生气,还要托人来和自己解释的模样,他心里流过暖意,语气没变:“嗯。”
那堆老不死的狐狸,摄政王腹诽,趁自己不在就开始给小孩儿施压,还辞官呢,前阵子自己不过提了一句官职变动,老家伙们一个比一个都更敏感。
摄政王语气里带了几分冷意:“他呢?”
当朝也只有眼前这位敢称圣上为“他”了,大太监抖着胆子,战战兢兢地回报:“皇上给拒了。”
摄政王皱着眉头没做声,大太监额上布满汗珠:“……所以下朝之后,大人们、大人们……”
摄政王往窗外瞟了一眼,瞥见了几件华服的衣摆,心下了然,又看到跪在一旁的大太监,脸上那罪该万死的模样,把他没敢说出的话接下来:“所以下朝之后,百官们都来找我了?”
大太监跪在地上伏得更低,生怕惹祸上身,尽管跟着摄政王多年,但这位爷看起来城府极深,他压根摸不准老虎脾气。
“你起来吧,”摄政王半晌之后出了声,示意大太监退下:“出去之后让百官们在大厅里候一盏茶的时间,我出去会会他们就是。”
说完,摄政王抛给准备退场的大太监一锭碎银,也不叫侍女,自顾自地更衣换装,心里装着还没出现的小皇帝。
半盏茶功夫之后摄政王收了自己懒散姿态,往中堂方向走去,身后跟了几个侍女侍卫,未完成的画作依旧摆放在桌上,一阵风刮过,摄政王前脚刚出房间,房里便传出微不可查的细碎声音,后脚便有人裹着风雪而来。
厅内十分热闹,火热气氛似要把房顶掀翻,摄政王一出现,文武官僚们便自觉闭上嘴,纷纷放下手中那盏清香绿茶,由坐在最前面的丞相和太尉领着给摄政王行礼。
摄政王环顾周围,没给丞相率先发言的机会,他嘴角勾起一个讥讽的笑:“御史大人,前阵子要回老家省亲的是你吧?礼部尚书张大人,不是告病请假了么?吏部刘大人昨天是不是说过这两天有大型宴会需要操办?”
被摄政王点名的各大朝廷重臣连忙把头埋得更低,是傻子都能听出摄政王语气中的不善,更何况是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老臣,一时间大厅安静得可怕,谁也不敢首先触霉头。
替小孩儿出了口气的摄政王不紧不慢地接过侍女手中的茶,坐在椅子上饮了一口,才示意大家平身,丞相率先起身,替众人表明来意:“王爷,我们也是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来打扰您的……”
摄政王疲于应付这群老臣,他耐着性子听完丞相的铺垫,这才转到重点:“王爷,圣上从小便最听您的话,这回您一定要为了江山稳固,以社稷为重,帮忙劝劝皇上纳妃,这样才不辜负先皇的嘱托……”
又是先皇,摄政王在心里冷笑,装作谦虚听取意见的态度:“您所言极是,那皇上的态度呢?”
丞相一愣,似乎想到了不久前上朝时的情形,声音气得发抖:“皇上……皇上说他就不纳妃!”
丞相大人话一出口,中厅又热闹起来,其他人纷纷出声表示赞同,文武官员在其他事情上都能吵得不可开交,唯一在这方面空前团结地达成一致,仿佛小皇帝纳妃就是他们毕生为官的心愿。
摄政王点点头,似是答应了前来半央求半威胁的官员们:“本王知道了,你们回吧,我去找皇上谈谈。”
百官目的达成,也不留在这碍摄政王的眼,浩浩荡荡地走了。
摄政王慢悠悠踱回寝宫,一进门就看到床上躺着的人,正裹着被子半眯着眼睛打盹,见他回来了,这人一双眼睛顿时瞪得圆圆的,什么形象也不顾地扑过来:“叔叔!”
语气里极为欢喜,好像一个时辰前听说心情不好的是其他人一样。
“叔叔,我来找你赏雪了,”小皇帝伏在摄政王的肩上,他皱着眉头,呼吸也放得很轻,接近年关,各个地方的事情都积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累吗?”摄政王从里间取了一件披风,轻轻盖在小皇帝身上,又整了整被他躺皱的龙袍。他虽身为摄政王,但他在四年前已把大权全部都交还给了小皇帝,安心做个幕后闲散王爷。
小皇帝也没有让众人失望,迅速成长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君王,这两年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起来,幼时的婴儿肥也看不见了。
小皇帝安心地窝在摄政王怀里,不经意间提起:“叔叔,今天百官又叫我纳妃了。”
摄政王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这是第几次了?”
小皇帝忽然睁开眼,眼眸如两潭漆黑的墨:“第十六次了。”
摄政王被小皇帝看得心里一紧,忽然觉得今天的他有了些许陌生,小皇帝语气一转,刚才的深沉仿佛是摄政王的错觉:“自从叔叔你不再跟我去上朝听政之后,百官每个季度都会派人来递折子,今年尤其多,我都要烦死了!”
摄政王无言地唤来宫女给小皇帝布菜,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当年小皇帝课程任务繁多,而先皇对皇子们一向严格,没到饭点从不让他们破例吃东西,每次上完课,都偷偷翻墙来自己府上,等摄政王端出他爱吃的鸡蛋羹,桂花糕,酒酿汤圆……
摄政王在窗边伫立,他注意到桌上的画还端端正正地摆在原处,雪花来势汹汹,越下越大,他出神地盘算着,原来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小皇帝已经拒绝这么多回纳妃的事了。
要我拒绝几次衍衍他才能做出决定呢?小皇帝盯着摄政王的背影,眼神变得凶狠又渴望,他自知在身居高位几年之后,自己的独占欲如野草一样猛长,可摄政王却始终如一……他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转眼间又成了天真单纯的小皇帝,摄政王所熟悉的小皇帝。
小皇帝招呼还在出神的摄政王,似乎饿极了:“叔叔,你还站着做什么,快来吃饭呀,今天御膳房做了好吃的烤鸭!”
摄政王转过身来,眉宇之间有挥之不散的郁气,他看着这个已经快到自己鼻尖高的小皇帝,笑着说:“就来。”
-----
官职引用的唐代三省六部制,
摸鱼产物,大家看个开心就好~
摄政王才是被保护得最好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