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眉目传情似画,怎知当年一望终身
-----正文-----
襄阳的花朝节举国有名,每逢春季百花盛开,又名花都,引来无数游人的趋之若鹜,行走在花丛之中,说不清是人看花还是花看人。
人们都说,一生不过襄阳白过一生,这话早就让她心生向往。
因此三年前,她瞒着父皇偷溜出宫去襄阳,因为第一次出宫,只带着两三个贴身仆从跑到岸边玩耍,若是父皇知晓了她这般胆大莽撞,定又要斥责她不知危险,还要责罚她身边的宫人们。
偏偏她还真就出了意外。
过节的行人太多,人挤人肩靠肩,她只顾着欣赏满目美景,竟忘了身边还有仆从跟随,等到她回过神时早被汹涌的人流冲散了。
幸好她与仆从早有约定,若是不小心失散就回到岸边相聚,只要她耐心等候,很快会有人迅速找来的。
她优哉游哉的回到岸畔边,正巧望见满林的桃花遍野,一朵一朵挂在枝头咯咯的笑,红艳夺目,煞是可爱,只想让人把它摘下放在手心里好好欣赏。
身边没有贴心的仆从为她折花,她耐不住性子,一手抓着树背,一手竭力伸高,竭力踮起脚尖小心翼翼的去折那一枝开得最好最红的桃花。
指尖即将触摸到那花枝的一刻,脚下却不小心打滑了,预感不妙的她眼睛陡然睁圆。
下刻,随着扑通的响亮水声,她毫不意外的坠水了。
接下来的事情她便记不大清楚了。
她只记得耳边有许多的争吵叫嚷,却好久无人来拉她一把,直到她快坠入深处时,才感到一只冰凉强劲的手揽住她的后背,又急迫的把她按入怀里给她渡了两口气,再拼了命的把她拖出水面带回岸边。
她终于得救了。
也许很久,也许才半刻,恍恍惚惚之中她睁开眼,浑身无力,眼花头荡,本想看看这救了自己性命的大恩人,对他报以诚挚感谢,问问他的名姓好以后报答,却是连口都张不开。
以及,只看到一个男子转开的模糊的侧脸。
只是一个侧脸,都能看出轮廓的线条不胜美好。
比之满林的桃花还要惹眼几分。
她沉重的闭上眼。
等到她再清醒时已身在驻地驿站中,几个仆从在她身边直抹眼泪,看见她醒来才是大松一口气。
“公主,你把奴婢吓死了!”从小陪她长大的贴身宫女花奴扑在她手边,眼睛肿的像两个核桃,显然这次把她吓得不轻,“你要是再不醒,奴婢就要跟着你去了!”
公主是千金之躯,万金之骨,天子的照心明珠,哪怕有一点损失都足以让她们九族命偿,魂飞破散。
幸好公主天性良善,耳根子软,只要这次她们好生的求求情,这件事就可以大事化小。
花奴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刚醒来的她四肢乏力,脑子还不算太清楚,却仍斜斜睁着眼看向面前的花奴,虚声哑气的启唇:“那个人……”
公主的声音太虚弱了,花奴没听清楚,凑近了她耳边。
“救我的那个公子……”公主坚持说完整,“他,他是谁?”
“哦,奴婢已经打听过了。”花奴哪里能不明白她的心思,对她宽慰一笑,仔仔细细的讲解道,“他是襄阳冯家兄妹的胞兄冯少英,今年刚出弱冠,人唤冯郎。”
公主的余光瞥见前方桌案上摆着的花枝,不是她原本想折的那枝,却比她想折的那枝远远的更好,更美,更让人想把它捧在手心里细细赏玩,轻一分怕它掉了,中一分怕它疼了。
她看着那在阳光中灼灼开放的花枝,想到那深湖之中的那个吻,不禁红了脸颊,启唇轻唤。
“冯郎。”
情之所起,情深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