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别至今,竟是三年有余未见了。
-----正文-----
临近申时,今日正是小雪,节气到了这时已经很冷了,各衙门都生了火,熏得人头疼。
明日就是休沐,李靖琪特意赐了恩典,允了可以提前回去。唐奉澄今日有亲眷成亲,早早地告了假回去吃酒——近日礼部没什么大事,不过马上到了年关,就要忙起来了。
唐安信收了笔,正准备再看一遍刚填的卷,岂料汝鹤敲了敲门进来。
“公子,大公子到了。”
唐安信蹭的站起:“当真?”
他太过激动,没注意官袍蹭进了砚台,晕了一小片墨渍。
汝鹤帮着收拾了,又把今日启封的书籍之列放了回去,这才算了。
小四是熟悉唐安契的,方才使了人去知会唐安信,又紧着安排人上茶。将将得了闲,盯着大少爷看了好一会,心下几转,竟是差点掉了泪。
上次一别至今,竟是三年有余未见了。
唐安契牵着女儿打量四下,见他这般情形,不由得带了点笑:“莫哭。”
唐家俩兄弟是如出一辙的温良,不过唐安契比唐安信待人接物方面更游刃有余些而已。
方昭瑗过来拉过女儿,又递了自己的巾帕给唐安契,扭头对汝鹤道:“汝鹤现下可是担了温莘的青睐了,怎得还和幼年似的?”
唐安契把帕子给了汝鹤,拍了拍他的肩:“温莘也该回来了吧?这副样子可不要让温莘和咱家少夫人笑话了哦?”
唐安信连马车都不用,出了宫就接了汝鹤的马,孤身一人往府里去。
他到府喘的厉害,喝了冷风有些咳嗽,正要进门时却隔着窗见了个小姑娘。
小姑娘肤凝软玉,眉色发淡,倒衬得眼睛更大些,还远远没到蓄发的时候,只是剃了发,两侧用红绳扎了,做成小辫的模样,有些虎头虎脑的可爱劲儿。
不知怎得爬这么高?
眼看小家伙要摔,唐安信疾呼:“小心!”
菁菁还未摔,倒先被唐安契接住了。
两兄弟隔窗对望,几多怅然,异地再见,竟有些时岁停凝的恍然和不真切。
相隔太远了,山水迢迢,见上一面何其难。有些人分开了就是分开了,然后生生死死,就再也没关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甚至念极想极的故人埋骨之地也无迹可循,诸多情意埋没在岁月里,除了自己,再也没人知道了。
唐安信躬身,对隔了一道窗的唐安契行礼:“……兄长,好久不见。”
唐安契把菁菁往地上一放,快步向外间走。
他行的那般快,可又总嫌弃慢。
院里几多草木都成了碍事的死物,最是不通情理。
唐安契托住唐安信的双臂:“温莘请起。”
唐傅菁也跟着凑热闹,切切地跑过来抱住唐安信的腿:“叔叔——”
她来的不是时候,却又太是时候了。
文人真是奇怪,崇尚什么喜怒不形于色,连爱憎都吝啬说出口。怨憎敌视也就罢了,思念不宣,就只能像陈年的窖藏,愈发醇厚。徒留老年以后,登高望远,茱萸插遍再少一人。
唐安信抱起唐傅菁:“菁菁告诉叔叔,今年芳龄几何啊?”
他本是打趣儿,这么大年岁的孩子还不是说芳龄的时候,岂料唐傅菁一板一眼地回:“今年年方五岁啦!”
外间冷的愈发厉害,唐安信见到唐安契的那一瞬突然就意识到戚梁一事还悬而未决,只是这事和冯凭不同,抓不到把柄。
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冯凭了,过往纷纷毁誉由人,前段时间的波涛汹涌倏忽间就被风雪掩埋了个干净。
唐安信敛了心神:“不知嫂嫂可来了?途中可还一切顺利?”
方昭瑗远远走来,盈盈一福:“万事顺利,一切安好。”
她看了看唐安信,叹了口气:“温莘也是大人了,看着消瘦了些。”
唐安契虚长了唐安信五岁,方昭瑗嫁进来的时候唐安信还未入京,一晃十几年过去,物是人非之感陡增。
“坊间说‘上马饺子下马面’,如今兄长来了,倒不必讲究这些。”唐安信抱着唐傅菁:“菁菁年纪小,不若去汉云阁吃锅子?”
外间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雪,宋承平到时,室内火已经升了好一会,正是暖意的时候。
他一一行过礼,看到唐傅菁的时候,顿了好一会。怎知人家根本不看他,兀自拽着荷包上的流苏玩。
小四凑上来接过氅衣,又替他扫了衣上的雪。
宋承平把手里的油纸包放到桌子上,由着人开了:“听闻老师家来了贵客,本不该打扰的,只是实在是遇到了难题,我自作主张挑了几样特色点心送来,权当是个赔罪,还望师伯和伯母恕罪。”
唐安信向兄长介绍:“这是我的学生,唤作宋邵安的,很是机敏良善。”
方昭瑗老来得子,还是个活泼跳脱的姑娘,因此很是喜欢这种知礼懂退的。女使取了饼饵来,隔着帕子掰开,一半给了方昭瑗,一半给了菁菁。
她尝了一口,赞道:“味道很是不错,邵安也是有心。”
唐安契见妻子赞许,偏头看向唐安信:“我和妻子初来京都,今日合该是团圆的家宴,不若就在府中用飧食?也让邵安一同?”
“是我思虑不周了,兄长和嫂嫂一路舟车劳顿,是该好好歇息。”唐安信点头:“不过我这里实在是没什么好厨子,不若去外间定了餐食送来?”
宋承平见唐安契允了,上前道:“有事弟子服其劳,学生刚好知道有家食肆味道做的不错,就由学生去吧。”
方昭瑗皱了皱眉。
唐家不是什么钟鸣鼎食之家,虽说追求孔庄遗风,但万没有把学生当使人用的道理。更何况,唐家从来没有家生子,不行奴仆那一套,都是聘请的使人。莫非……莫非温莘在京数年,也沾染了这等乱七八糟的风气不成?
菁菁坐在矮凳上靠着熏炉,拿着饼饵啃得正欢,涎水留了一下巴。
“邵安知晓的多,便和我一起去吧。”唐安信见了,掏出巾帕细致地给她擦干净:“菁菁初来京城,我带着她去玩玩。”
他又弯下身:“菁菁和叔叔一起去买好吃的好不好?”
-----
小科普~
明朝幼童无论男女都要剃发的,而且种类多样,有点类似于86版《西游记》里陈关保的样子,或者是类似清朝金钱鼠尾辫的样子。(清人入关以后大令削发易服,大抵汉人都是满心的无语:幼齿之形,何以加身耶?)
另外我不喜欢古代的一点就是人口贩卖,真的超级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