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正文-----
-6-
书生的字画仅作了三幅,一副山水,一副海棠,还写了一则《洛神赋》。
江湖人那天扎完马步就跑去厨房一通忙活,随即便出门了。他虽已有一天未回,但饭菜倒是早早地准备了出来,留够了书生吃上几顿的分量。
饭后,书生掏出白色的丝帕擦了擦嘴,收拾了东西也出门去了。
-7-
镇子是一个北方的小镇,坐落在半山腰上,和山下的两个小镇共用一个山口当做集市。
书生出门时顺走了江湖人的斗笠,戴到自己的头上。他照旧拄着他的小竹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集市挑了个没人的地方把画挂了出来。
那画,画得比海棠书院的先生的海棠还要传神。
那字,写得比今年乡里出的举人老爷还要有气势。
那人,穿着一件大而白的棉布旧衣,戴着一个斗笠挡住了脸,但那身形却像是入世的仙人一般高洁。
-8-
这山下的镇子里有一个地主,没什么太大的文化,但就是喜欢装腔作势,摆弄摆弄文玩字画。
因为没什么文化,地主家里能挂的地方都挂上了书画,能摆的地方都摆满了各种小物什。
不讲风流,不讲文雅,不辨真假,也不考虑工匠实力。
地主的要求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空着”。
往日里,这四里八乡,只有海棠书院的先生能摆弄些字画。再想要些别的就只能坐上马车,摇他个一天半天的,到城里去淘些。
于是这地主最大的喜好其实还是搁先生手里买些书画。近,还方便。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传播了他乐善好施、资助书院的美名。
久而久之,这地主的家仆们也多少爱好出门帮主人家收集点东西。买对了,能得点赏赐,买的不对,也能在老爷面前搏个印象分。
反正,买就对了。
-9-
书生的摊位前没一会就挤满了围观的人。
因为两个地主家的仆役都打算自己掏钱全买了,正在为此争论不休。
“一两银子,”海棠书院的先生捏着山羊胡,从百姓给他让开的路走了过来,“我出一两银子买这幅海棠。”
“只想讨生活,”书生回道,“无意豪取。”
先生笑眯眯地在两个家丁的面前挑下海棠画,“我只能出得起这一两银子,却能买下这样千金一副的画。属实是老夫赚了天大的便宜了。”
说完哼着小曲卷着画飞速地遛了。
留下两个傻眼的家丁看着仅剩的字画。
-10-
书生背过身去收摊的时候,江湖人正从山口下上来,手里拎着一只刚买的山鸡和一些蔬菜。
一个贼眉鼠眼的人正偷偷伸手解书生的钱袋子。
于是英雄拎着一只鸡和一堆绿绿的蔬菜从天而降,当街踹了那贼人胸口一脚,把人揣出了十尺以外,救了美人。
那面容猥琐的人,低声哀嚎着跑了。
江湖人把钱袋子塞进书生的衣襟里,自上而下地看着他,嘱咐了一句小心。
书生抬起头来,美目流光溢彩,带着些许茫然小声道谢。
江湖人三下五除二地把书生的东西收拾好,全部背到自己背上。
“走了,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