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正文-----
-11-
书生把得来的银子分成了两堆。
其中一半多是给江湖人当食宿费和药费的。
在豆大的灯光下,书生和江湖人对立而坐。
“你要走?”
“嗯。”
“什么时候?”
“明早便可离开,不再叨扰。”
“去哪?”
“……”
面对着江湖人近乎冷酷的眼神,书生眼神回避了一下,搪塞的话差点说不出口。
他想了想才说:“去江南投靠母舅家。”
江湖人没说话,一直死死地盯着书生。
室内沉默了半晌后,江湖人开口道:“既然没有可去的地方,就在这里住下吧。至少可以保你安全。”
说完,他就起身出去了。
-12-
于是书生就留在了这个在半山腰的镇子里,留在了这个只有两间房的茅草院里。
只因为一句不太熟练的挽留。
让他想起儿时的记忆,想起爹娘,想起妹妹,想起家,想起自己的不值得一提的过往。
书生觉得自己不能光吃饭不干活。
于是书生开始做家务,可惜他的家务活做得不太顺利。
打水只能小半桶小半桶地拎;
扫地前不会洒水,扫得满屋子尘土飞扬,把自己呛了个半死;
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混在一起洗,结果硬生生地把白衣服洗成花衣服;
劈柴的斧头两只手都举不到胸口,还差点把自己的脚给砍了;
……
没两天就把自己细嫩的手磨得又红又肿。
江湖人擦屁股擦得也很辛苦。
于是第三天,书生在江湖人用眼神进行的无声地谴责下,默默地松开了扫把,安静地继续做了花瓶。
-13-
做花瓶的日子让书生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当然也有些无趣。
因为小镇的日子就是单调的。
大家都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度日。
江湖人发现书生发呆的时候变多了,像是没有精神蔫了吧唧的名贵花草。
于是他不知从哪里随便淘来了几本书,打算让书生当个有事可做的花瓶。
可惜江湖人买书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带回来的几本书基本上都是民间野史或话本,多是对历史和民间人物的情爱揣测,没翻几页就看得书生面红耳赤。
书生合上手里的书,想着,这合成体统。
随即又深深地,深深地出了一口气。
-14-
其实书生的夜晚并不是那么安眠的。
山里的晚上蚊子多,但好在凉快,床头床尾摆好了江湖人带回的驱蚊草木,倒也不太受蚊虫烦扰。
只是书生的晚上会痛而已。
虽然只是心口上的一点点疼痛,书生都会从噩梦里醒来。
他身上的伤口已经大好了,绷带也基本上拆掉了,雪白的皮肤上偶尔能看到一些粉色的嫩肉,有些发痒,但也并不如何。
书生捂着胸口,就着月色坐在阴影里。
江湖人又飞出去了。
-15-
江湖人常常出门。
有时他走得远一点,去个一两天,有时三四个时辰就回来了。
书生没问过,江湖人也没说过。
就好像江湖人也没问过书生,为什么会受这么重的伤一样。
没人知道江湖人去了哪里,除了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