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怀王
-----正文-----
“大王,魏王卑劣,趁大王弱势直取径山!”
熊槐望着王宫的宫墙,又看向魏国的方向,“此时寡人弱势,待寡人掌握权柄,再伐魏国!”
公元前323年。
“公子高是时候回国了,寡人派大司马昭阳带兵护送。”
大司马不负所望,在襄陵直破魏军,一雪前径山之耻。
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平组织乡里青年抗击,其才华传入京都。
公元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平应召进京。
“寡人怎知屈平才华如何?”
“大王可一试。”屈平躬身行礼。
“那遍担任鄂渚县丞。”熊槐觉得眼前这青年似乎对他并没有什么畏惧,只有流落于表面的尊敬,或者刻进骨子里的礼节而已。
不过一年,屈平的政绩呈上朝堂,无可挑剔。
熊槐升他为左徒,这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信任了,以至于碰面的机会都多了。
夏日酷暑,熊槐正与屈平商议齐国事宜。
内侍与熊槐耳语之后,熊槐喜不自禁,告别屈平向后宫走去。
屈平朝内侍旁敲几句,知道王后有孕。
青年目光敛了敛,回到府邸。
王后有孕不过几日传遍了前朝后宫。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深秋,屈平出使齐国,又忙于外交内政。
公元前318年,五国联兵攻秦,楚王熊槐为纵长,屈平随军。
各国异心不一,合纵被破,齐楚联盟已成。
公子横已经能走路了,被封为太子。
屈平回国后,不只一次看见熊槐抱着小太子处理公务。
也许是小儿敏锐,太子不喜屈平。
“听闻大王宠爱夫人郑袖,莫要冷落王后。”屈平跪在熊槐面前,内事不修,如何为政?
“屈原,你逾矩了。”熊槐跪坐在上首,既然叫着屈平的字以示亲近,却有些莫名的疏离。
“臣知晓。”屈平直起身,望着熊槐的眼睛,不躲不闪。
熊槐莫名狼狈,“你该娶妻了。”
屈平嘴角勾勒出一个弧度,却没有任何感情,“母亲已选邓氏女。”
“听闻郑袖夫人有孕,险些被害,罚了魏美人。”屈平没等熊槐说话又转了话头,“大王欲变法?”
“已有人选。”熊槐默认。
“臣应当为大王手中利剑,为大王披荆斩棘。”
沉默过后——“好。”
公元前317年,屈平联同各志同道合之臣制定并出台各种法令。
公元前316年,旧贵族与顽固势力在利益被冒犯下与变法抗争。
公元前315年,旧贵族即将覆灭。
对于那些说屈平身为贵族竟然背叛他们的话,对于屈平来说,不过风过无痕。
公元前314年,屈平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
“你已经是风尖浪口,我怕无法护住你。”
“不劳大王操心,臣不过身死而已。”
“你何必?明知寡人……”
“郑袖夫人邀您赏花,臣告退。”
“屈原——”
唇上覆上温热,一触即离。
“大王自重。”
公元前313年,屈平被流放至汉北地区。
齐楚联军取秦曲沃,秦派张仪使楚,贿赂权臣,欺骗楚王,与齐决裂。
屈平竭力劝谏,“先王曾言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
“如今寡人在位,非先王!”
“臣对大王忠心耿耿,大王莫要听信谗言!”
“不战而扩展疆域,寡人无惧秦王!”
“秦人狡猾无信,大王慎思!”
二人不欢而散。
齐秦联合后,熊槐恼怒,派兵伐秦,兵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随后秦军攻楚,楚反击,然而兵败。
韩魏趁机攻楚,再败。
屈平使齐再次结盟。
秦以汉中半数土地与楚结盟。
张仪因此来到楚国,重金贿赂靳尚,郑袖也为他进言,于是得以回到秦国。
屈平回国后一切木已成舟。
“为何不杀了张仪?”
“寡人……”熊槐面上羞恼,派人去追,却没有追到。
公元前309年,楚恶秦而合齐。
公元前308年,屈平在郢都设坛教学。
学子年少慕艾,屈平只是笑,有时候,不是喜欢就能在一起,哪怕亲近,也是毒,却甘之如饴。
公元前302年,楚太子被送入秦国为质子。太子失手打死秦大夫,私自逃回楚国。
公元前299年,秦王约楚王于武关会面,屈平返回后劝熊槐不可去。
“寡人为楚王,不可退!”
听闻熊槐被扣留,屈平喉头腥甜一漫,唇齿之间都是锈气。
太子横称王之后,对屈平厌恶非常,即使父王从来不说,但他心中,屈平却比他这太子更为重要。
屈平不在意,只随时注意熊槐的消息,直到他死于秦国,尸体被送回,屈平竟然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感觉。
现任楚王将他放逐江南,对于屈平来说,没有熊槐的楚国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楚国国都被破后,屈平十分平静。
太子横与公子子兰为子不孝,不知道熊槐见到他们会不会不开心。
再望着汨罗江,不知道熊槐有没有在路上等他?
水淹过口鼻,死前他清晰地看到,熊槐站在他面前,高傲又意气风发,对他伸出手。
生不可诉,死尤能说。
大王风姿绰约,臣仰之慕之悦之不可得之。
-----
一时间不知道几年前的自己在想些什么,捂脸.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