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被喜欢
-----正文-----
苏明绚的匿名账户基本上是她一个人自娱自乐。但偶尔,也会有人“喜欢”她唱的歌,关注了她。这使她想起十岁时,坐在她前面的男孩,颤抖着双手,递给她一盒巧克力。她瞪大眼,呆立原地,不知如何应对。男孩坦承自己暗恋了她半年。她其实喜欢男孩的好友。即使如此,她还是真诚地跟男孩道谢,被人喜欢的感觉太好了。可惜这感觉很少出现。
人们的喜欢和关注,对苏明绚来说是稀缺物品,对徐锦瑟来说却不是。
徐锦瑟四肢修长,乌黑的长发束成高高的马尾。她的头型和五官都很出色,饱满的额头,大眼,直挺的鼻,粉润的嘴唇,困扰多数青少年的粉刺、青春痘问题,独独饶过了她,她的皮肤细滑如搪瓷。徐锦瑟的眉宇间有淡淡的英气,一开口却是略稠的娃娃音。她成绩很好,读书以外的部分,更是亮眼得让人心碎。第一次段考,徐锦瑟第三名,国文英文是全班最高分。同一时间,她在社群媒体的账号有上万人追踪,有人称她“小网红”。所有女孩向往的特质,都能在徐锦瑟身上找到。她轻松得到了同侪、师长一致的偏爱。
徐锦瑟曾在社群上发过一张喝咖啡的照片。照片中她咬着吸管,对着窗外发呆。一位跟班默默拍下这一幕。徐锦瑟本身五官立体、精致,但在照片里,她的神韵比平日多了那么一点深邃、一点忧愁,混合着女孩的清新与女人的世故,身上的制服也暗示了她有颗聪明的脑袋。那张照片在网络上疯传,被几万人按了“喜欢”,徐锦瑟一个礼拜多了七八千名追踪者。
班上几乎所有女生,都想变成徐锦瑟,苏明绚也是。当别人问起志愿时,苏明珣宣称自己的志愿是新闻系,但她对新闻系其实没什么感觉,只是不想要被问到志愿时,回答不知道。正好苏明绚堂姊读新闻系,她就把新闻系拿来当答案。喜不喜欢新闻系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她希望自己看起来是有梦想的人。
但其实,苏明绚对读大学没有兴趣,最想当的是偶像,徐锦瑟大概是大家身边最接近偶像的人了。一样的年纪,一样的学校,徐锦瑟却像是活在另一个世界。每个人都在看她在做什么,用什么东西,去哪里玩。跟她比起来,我们好像不存在。
徐锦瑟今晚没有更新。
苏明绚最后一次在社群更新的照片,是一只连锁咖啡店的外带纸杯,附上了一行字:读数学的副作用,咖啡因中毒。
发布于凌晨一点,距离她被判定死亡不到二十个小时。
七十六个人喜欢这张照片。
坐在餐桌前吃早餐时,苏明绚不小心将牛奶碰倒了。马克杯从桌子上滚到地上,碎了一地,牛奶淅淅沥沥地往下流,漫得到处都是,打湿了昂贵的地毯。苏明绚直愣愣地盯着地上的碎片,直到母亲慌忙赶来,她才反应过来。
母亲有些担心地看向她,昨天没睡好吗,明绚?脸色有点差呢。杯子等下我来收拾吧。苏明绚垂眼看着地面上碎掉的杯子,诚实交代自己失眠了。母亲望着她,问,你还好吗?对不起,最近很少关心你。她摇了摇头,说只是下午跟晚上各自喝了一杯绿茶,摄取太多咖啡因而已。
她在这几年逐渐认清一件事:有时候我们只能这样保护自己所爱之人——别告诉他们是什么伤害了你,让你变得软弱,且不堪一击。
没事,我来收拾吧。她顿了顿,又问道,哥哥还没起床吗?
这孩子,又赖床。我去喊喊他。母亲拍拍头,叹了口气。
收拾好杯子,苏明绚坐回餐桌,房间里传来母亲温柔的说话声和哥哥不耐烦的回应,差不多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她小口嚼着三明治,默默听着。等到哥哥收拾好出来吃早餐,她差不多已经快吃完了。三人坐在餐桌旁,令人窒息的沉默不断蔓延,每个人的眼下都泛着乌青。只有餐具的碰撞声和食物的咀嚼声。
明天星期六,跟妈妈去一趟医院吗?母亲双手握着马克杯,小心翼翼地问道。
哥哥皱起眉,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苏明绚也不禁攥紧了手心。过了好一会,他咬着牙回答,算了吧,爸爸他不会同意的。
可是他不一定回来,苏明绚在心里想,却没有说出口,这不是她能参与的话题。
母亲没有说话,把马克杯放回桌上,她垂下头,似乎早已预料到结果。原本压抑的氛围变得有些恐怖。哥哥用力嚼着三明治和鸡蛋,餐盘和杯子碰击在一起。每个人都加快了速度。
快一点,再快一点。
她站起身,端走盘子。
我出门了。打开家门,她在心里默念。
头昏昏沉沉的,也许昨晚不应该开窗,胃里的三明治和牛奶搅在一起,鸡蛋的气味还残留在口中,令人反胃。
一天才刚刚开始,她已经在想什么时候结束。
-----